发布日期:2025-10-10 03:12 点击次数:56
邓小平的两位秘书后来都取得了很高的职位,其中一人成为了正国级的领导,另一位则是副国级的领导,他们分别是……
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毛主席决定让邓小平同志回到中央,参与国家的军事和政务工作。邓小平接到命令后,并没有直接从江西回北京,而是先去了一趟“五七”干校,与王瑞林同志进行了交流,并邀请王瑞林一同复出。那么,这位王瑞林究竟是谁,为何邓小平会特别关注他呢?
王瑞林加入革命队伍的时间较晚,直到1946年才正式成为人民武装的一员。他在山东的一个军分区工作了很长时间,主要负责政治教育和通信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被推荐到国务院工作。1952年,他有幸成为了邓小平的秘书。邓小平非常器重他,对他关怀备至,不仅亲自指导他处理各种政务,还特意帮助他解决了个人婚姻大事。
在那段动荡的时期,邓小平遭受了猛烈的批评,王瑞林也同样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多次被叫到体育场参加那些充满痛苦和羞辱的批斗会。1969年,邓小平被送到江西进行劳动改造,王瑞林得知后,马上向党中央请求,希望能去江西陪伴他尊敬的领导共同度过难关。但江青从中作梗,硬是把他们分开了。最终,王瑞林被安排去干校学习,而邓小平则被派到某个工厂进行实地考察。
虽然王瑞林的生活很艰难,但他心里一直记挂着邓公,很想写信问问邓公的情况。但是因为当时情况比较复杂,他怕惹出麻烦,所以只能把这份关心藏在心里,不敢和邓公有任何联系。
直到1970年,王瑞林和邓公的联系慢慢恢复了,大约每两三个月他们会互相写信,互相鼓励,一起面对困难。1973年,邓公回到政坛,离开前特地去看望了王瑞林,并真诚邀请他继续做自己的秘书。王瑞林非常高兴,马上答应了。不久,在中央警卫团的帮助下,邓公和王瑞林安全离开了江西,回到了北京。
1976年,江青和王洪文等人又开始针对邓公,说他是“右派分子”。邓公不堪压力,被迫辞职,回到家里。王瑞林见状,也果断辞职,跟着邓公一起离开政坛。不久之后,江青为了进一步迫害邓公,要求王瑞林站出来“揭发”邓公的罪行。王瑞林坚决不同意,他严词拒绝了江青,坚守了共产党人的底线。
在一番波折之后,王瑞林再次跟随邓公重回工作岗位,继续担任邓公的秘书。到了80年代末期,王瑞林转到军委工作,并获得了中将军衔。到了90年代初,他又晋升为上将,并同时担任军委委员。2002年,王瑞林正式退休,不再参与任何公务活动。2018年,他因病离世,享年89岁。
除了王瑞林,邓公身边还有一位秘书,名叫乔石。乔石同志年轻时在华东地区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到杭州市工作。1952年,通过中组部的推荐,乔石同志被调到中央,成为邓公的机要秘书,协助邓公处理了很多重要的军政事务。1954年,他被派往鞍山工作,从此与邓公分开。六十年代初,乔石同志再次回到中央,在外交部担任重要职务。
在那段复杂动荡的岁月里,乔石遭遇了不公正的批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诬蔑他为“帝国主义的帮凶”,对他进行了严酷的对待。然而,乔石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从未向那些恶意中伤他的人屈服,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动荡结束后,他重新获得了信任,继续在外交领域工作。1983年,因邓小平的推荐,乔石被任命为中组部部长,并成为政治局常委,进入了国家权力的核心。1986年,他又被委任为国务院副总理,肩负起更重要的职责。
邓公退休后,乔石全心全意帮助江同志执政,帮助江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坚定地推进经济改革,致力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1993年,他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关心政法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多次发表公开演讲,倡导和谐与民主,严厉批判堕落和封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