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1 08:51 点击次数:201
真是太不公平了,眼瞅着邻家的微短剧越变越狂野,而那些长篇剧集却都长出了点小心翼翼的模样。
这是我整理今年上半年全部拍完的剧时的第一感觉。(下表中的51部剧,算是个不太完整的统计)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定期审阅和总结已完成拍摄的剧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课,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剧集市场上的新题材,也能掌握现有存货的整体状况,还能观察一个项目从成型到播出的舆论变化。
今年上半年拍完的剧集来看,市场上少见到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颠覆性创意,倒是有不少在已成熟的类型框架内细心打磨的作品,反映出行业在调整阶段保持稳健的做法。
悬疑剧的时代乡愁和愤懑情绪
要说悬疑剧的未来走向,不得不提最近几年在文学界挺火的两个写作趋势:新东北写作和新南方文学。
说到故事的特色标志,前者一般代表的是东北悬疑类型的故事,而后者常常跟科幻题材扯上关系。
文学作品就像影视改编的宝库,有时候还能带来创作方向的转变。科幻剧呢,得靠大量资金和成熟的影视工业来支撑,算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不过,《我们生活在南京》《小镇奇谈》这些项目的推进,让人开始觉得,南方的科幻故事在影视圈里要火起来指日可待了。
今年结束拍摄的悬疑剧里,虽然观众对东北的地域特色、多时空的叙事以及下岗潮时期的痛苦这些“老三样”已经觉得有点审腻,但把故事扎根在黑土地上,依旧是创作者们心里的首要考虑。
再配合剧集和文旅产业紧密结合的背景,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文旅部门和影视支持政策不断推进,导致最近悬疑剧的创作呈现出“三省各有所得”的局面。
敦淇工作室打造的《踏雪寻踪》是在吉林通化取景;杨阳执导的《醉梦》是在黑龙江哈尔滨拍摄;翁子光、徐忱执导的《冬城猎凶》则是在辽宁大连拍的。
我们再瞧瞧这三部剧都讲了些啥内容:
《踏雪寻踪》作为今年首个响应优酷精品化战略的力作,讲述了省城的优秀刑警简明和小县城刑警范鹏携手破案的过程。在逐步深入的调查中,两人逐渐陷入与最亲密的人对峙的局面,最终面临着立场抉择的紧要关头。
《醉梦》从千禧年开始,描绘了一段跨越十几年时空交织的故事——在国企改革求生的背景下,时代的巨轮碾碎了每一个人的梦想与希望。
《冬城猎凶》讲的是王阳和万茜饰演的一对刑警搭档,二人携手经历了十三年,展开了一场穿越双时间线的精彩追凶大战。
得靠那些辨识度高的方言和东北那浓浓的烟火气,再加上和犯罪相配的那份寒冷气候,东北悬疑剧一直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却也很容易打破地域界限,赢得更广泛的共鸣。所以说,“犯罪悬疑+怀旧”这个题材模式,不光没有退潮,反倒迎来了一轮新的火热。
以前那些悬疑剧的拍摄地点,能和东北齐头并进的,非重庆莫属。这次又出现了一部叫《把黑夜点燃》的作品。
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悬案故事,区别在于,东北悬疑的背景反映的是国企改制带来的噩梦,代表着那段下行期里一股集体的失落,而《把黑夜点燃》则聚焦在西南石油系统迈入高速发展的时刻,那些被击倒的个人,展现的是上升期中个人的创伤。
虽然看起来角度有点局限,但那些觉得没赶上快速发展的列车的人也绝不是只有少数,只要大家能理解这个意图,就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形成很大的共情。
正午阳光的社会派推理剧《命悬一生》,取材自陆春吾的小说《一生悬命》。故事一开始便是一起离奇的失踪事件,围绕一系列经过精心策划、疑点重重的连环犯罪展开。剧情逐步揭示出吴细妹、曹小军和倪向东这三个人十多年来错综复杂、难以捉摸的爱恨情仇。
这部剧主要在山东威海取景。从原著看,《命悬一生》算是新时期的女性苦情剧吧,李庚希饰演的吴细妹比她在《漫长的季节》里的沈墨还要更苦、更惨,不过她性格里的犀利和狠劲儿一直没变。
这小说虽然叫社会派推理,但情节如此离奇,倒像一篇都市传说,控诉的情绪也特别激烈、充沛。故事的逻辑感和合理性稍微显得有点薄弱。正午阳光依然邀请了原著作者来担任编剧,盼望这部剧能再提升一个档次。
还有一部在广西柳州取景的《蝉》,是总制片人兼艺术总监袁玉梅继《白夜追凶》第一部之后重新出发悬疑题材的另一部作品,风格也与之前那些不一样,讲的可不是普通悬疑,而是关于刑辩律师在一场天翻地覆的谜局中,疗愈心中的伤痛、打破旧有规则、重新建立规则的故事。
男女频创业剧对打
在都市女性题材剧退出市场之后,谁又会顶上这个位置呢?
要不让女主穿越回去创业也行啊,毕竟创业大女主的风早就吹到古代偶像剧圈了,这样的微短剧也是接连不断地出现。
像《你好1983》这部剧,主演是周也和翟潇闻,故事挺有趣的:现代的企业高管夏晓兰意外穿越,变成了1983年那个农村妇女夏晓兰,原本她因为长得漂亮被人污蔑“勾引姐夫”,结果一撞墙就死了。女主得以重活一世,把人生重新掌控起来,带着妈妈分家自立门户,从卖鸡蛋、倒卖物资开始闯荡,慢慢考上大学,做生意发了财。她还遇上了军人家庭出身的男主周诚,两人一段钟情发展起来,也一起对着家里的极品亲戚和原生家庭挺身而出。
既给现代女性带来事业上的畅快体验,也满足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幻想,还能看见那些极品亲戚被打脸的快感,再加上弘扬女性价值观的那份舒坦,真是一举多得。
要是真火了的话,按理说女性创业剧就会用更接地气的网络文风和快节奏的小短剧方式,再次“革新”一番,把创业剧玩得更花哨、更时尚。
要想让男性创业剧有所突破,怎么才能更有看头呢?彭昱畅和林允主演的《年少有为》这部剧,已经给咱们指明了路子。
这部剧改编自青衫取醉的小说《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说的就是大厂的一名打工仔裴谦,刚被辞退就遇上了神秘大佬的邀请,成立了一家目标必须亏损的公司。为了应付这个看似不靠谱的任务,他特意招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小伙伴,拼命想办法给员工涨工资、放假、发福利,还投资了不少搞怪的项目。不料,局面竟然一次比一次反转,一次次赚了钱。裴谦虽苦不堪言,却赢得了员工们的认可,被大家觉得是个有良心的老板,同时也被业内视为商业天才,带领公司不断逆势而上,最终成为当地行业的领头羊。
越想亏钱反而越赚,这明显沿用了《西红柿首富》里的套路,实际上是在讽刺资本主义规则下的“马太效应”。
不过,主角在事业上的顺利,不过是表面上的一股畅快感,原著之所以能红,是因为它描绘出了一套理想的社会环境——
那些不以赚钱为目的,只专注于服务好客户的企业,反而能赚得盆满钵满,真正的好货会把差货驱逐出去;而那种不打算剥削员工,只是不断给员工发福利的公司,反而会吸引一帮疯狂拼搏、死忠不离的铁杆粉丝。
照实际情况来看,这套办法完全没考虑到人的懒散和坏毛病,算得上是现代版的社会童话,但它能在最大程度上带来情感上的满足感。
说到底,彭昱畅除了这部《年少有为》之外,还在拍一部男频剧《万古最强宗》。要是以前张若昀算是男频改编剧的头把交椅,但随着各种脑洞大开、搞笑十足的主角在男频小说里渐渐涌现,彭昱畅作为这类角色的首选,也迎来了展示实力的好机会。
古装剧继续统治市场
古装剧作为最主要的商业剧类型依然稳占一席之地,今年收官的剧里,这类剧集比例一点也没减少,几乎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位置。题材上,仙侠、探案、创业、穿越、武侠、奇幻啥的,都一应俱全,丰富得很。
除了《唐朝诡事录之长安》这类探案剧的代表作品外,还有类似的《大唐迷雾》,也是一部上下贯通朝堂与江湖的剧集。由冯绍峰主演,每集大约25分钟,总共有25集。
去年就在《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播出的当天,有一部叫《唐朝异闻录》的横屏短剧也上线,最终分账票房超过了千万。
今年,刚杀青的剧里还包括白鹿、王星越主演的《唐宫奇案之青雾风鸣》。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采用长短剧同步拍摄,有两段会合并剪成一部名叫《唐诡奇谭》的短剧。
要是古装侦探剧能快提档不断推新,追看的热潮不断升温,那影视市场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个专属于古装推理剧的特别档期了。
仙侠和奇幻题材在继承经典仙侠叙事的同时,也不断在元素上寻求创新,比如李宏毅和杨雨潼主演的《揽流光三千》,就打造出了一种“赛博修仙”的美学风格,既保留了传统的国风韵味,又融入了未来科技感。
李一桐和陈鑫海主演的《古乐风华录》,将中国古乐器赋予了拟人化的特点,各种乐器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器灵,不同器灵的性格也各不相同。比如古琴优雅庄重,玉笛飘逸俊秀,而琵琶则刚柔并济……
敖瑞鹏和孙珍妮主演的《师兄太稳健》,展现出了一种“反传统仙侠人物设定”的趋势,走起了搞笑调侃的路线。
以前的主角们大多都属于“富贵险中求”,有两成把握就敢冲一把,可这部的主角就不同,即使有九成九的把握,也觉得那就像走向死亡一样,充分满足了观众对安全感的渴望。
虽然武侠剧没有仙侠、奇幻那么火爆,但它还是在不断努力打造新的武侠剧格局。
陈晓和毛晓彤联袂主演的《云襄传之将进酒》,作为《云襄传》的续集,继续讲述了以文韬武略、奇谋巧策再度闯荡江湖的故事。
周翊然和包上恩合作的《江湖夜雨十年灯》增添了不少爱情的元素,讲述了在变幻莫测的江湖世界里,那段充满奇幻色彩的爱情故事。
杨洋、章若楠等主演的《雨霖铃》,是正午阳光时隔五年再次打造的古装剧,同时也是对“三侠五义”中“南侠”展昭角色的一次全新诠释。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完成剧目,交出了一份比较“稳妥”的成绩单,既体现了在降本增效压力下的风险规避,也依赖于成熟市场的运作逻辑。虽说在个别剧集上还有一些创新,但核心还是围绕在可控风险范围内,尽力保持和观众的情感联系,少了点“狂野”带来的那份美感。
当长剧的播放水位一直在下降,这份稳健的表现会不会重新吸引观众,还是会让他们逐渐流失,可能就直接影响平台接下来该怎么走了。
【作者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