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6 07:03 点击次数:63
蒯曼的分数亮出来那一刻,说良心话,谁都不敢眨眼。
100分。
满分。
有人说她是六边形战士,有人说外战无敌、内战还嫩。
现场的热浪就是这么直接,混双决赛,蒯曼和林诗栋迎着勒布伦兄弟那种欧洲式的横冲直撞,0-8开局掉坑,愣是一暂停,回来局面像换了人,11-9翻盘,气氛是顶到天花板的。
那个场面我现在回想都觉得像看到了希望——什么叫大赛心脏,什么叫新生代的狠劲?
蒯曼随手就把答案拍桌子上。
女双和王艺迪搭档更是一出戏,决胜局死磕到11-9,全靠她反手拧拉、正手暴冲,孙颖莎、王曼昱压得她喘不上气?
结果还是她硬气收割冠军。
有人揪着她女单输陈熠说内战短板,我就是不信服——全程外战没丢一局,日本主力、韩国尖子一水儿打趴下,这水平给100分,真没啥可吝啬的。
她的排名就这么爬到世界前五,双打兼容性拉满,谁能说她不是洛杉矶周期中国队的头牌苗子?
唯一的疑问,大概是她能不能真的把内战经验补起来,别到了奥运会中国德比,关键分又犯愣。
给100分,是期待她把现在的狠劲用在自己人身上。
再看王楚钦,95分。
很多人嘴上说他是男队新核心,心里其实还半信半疑。
打张本智和那场,干净利落4-0,技术数据碾压——发球得分率42%,正手主动进攻38分,张本被他反手快撕搞得手忙脚乱,失误刷到27%。
但说句“体面点”的话,这届比赛马龙和樊振东压根没来,给王楚钦腾了个空场。
晋级路上也就林诗栋咬了牙,4-3差点拖下水,剩下全程顺风。
男双搭梁靖崑,结果半决赛被勒布伦兄弟掏了老底,最后一局8-11,梁靖崑正手接连出界,王楚钦只能干着急。
这一锅让他背合适吗?
也许真就没办法,国乒男双这阵子就指着临时搭配硬撑。
李隼说他是周期第一核心,单打混双双线重点培养,我信。
但球迷问得尖锐:要是马龙、樊振东都在,王楚钦还稳赢吗?
2023世乒赛被樊振东干掉,真不敢保证。
再多练练厚度吧,“核心”这俩字,顶着挺沉的。
说到底,林高远的50分,有点扎心。
30岁,一轮游。
首轮对西班牙的罗伯勒斯,2-0领先结果被1-3逆转,最后一局7-5还掌控局面,硬生生三个反手失误送掉。
说真话,这都不是“偶尔掉链子”,而是职业生涯的魔咒。
统计一翻,2019-2024,领先被逆转12次。
气人的是,外战对世界前20,胜率38%,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林高远这人,天赋没得黑,但比赛一到要命关头,老天爷就跟他开玩笑。
30岁,在现在国乒男队其实算老啊,马龙能顶到36岁,那是马龙,比的是底子、是冠军气场,不比年纪。
林诗栋、向鹏这些小年轻已经冲上来了,内部都放话说名额要倾斜25岁以下。
林高远还有机会么?
2025世乒赛再不爆发,可能连国家队席位都要悬了,这局面,真没得洗。
绕回男双,说句扎心的。
国乒现在最大短板,明明摆在脸上。
王楚钦/梁靖崑,林诗栋/袁励岑,全是临时工组合,搭档匆匆忙忙,磨合不到半个月。
男双三年没进过大满贯决赛,硬说“重单打轻双打”,想不明白也得认。
看人家勒布伦兄弟,配合的默契度9.2分,国乒才憋到7.5。
韩国张禹珍/林钟勋配了8年,黄金搭档,什么叫系统性差距?
就像青训里男双一直搞临时配对,套路都被欧洲、韩国钻了空子。
巴黎周期以前,张继科/马龙、许昕/马龙横着走,现在只能靠王楚钦个人能力硬怼。
青训缺双打培养,是要命的。
说到新老交替,话题就复杂了。
孙颖莎、王曼昱26岁,“老将”标签刚贴上,立马有人说她俩下滑。
真的是这样?
孙颖莎女单16强,确实创了大满贯最差战绩。
但谁真把现场看了就知道,她团体赛刚下来,肩膀伤得厉害,还得自己申请减量保混双和团体。
近一年外战胜率91%,女单世界排名还是二号,技术数据只升不降。
王曼昱情况也差不多,女单16强输给朱雨玲,外战该赢的全干掉,还是那个外战战神气质。
其实她俩现在是在主动调整和升级,想偷点懒都没机会,技术还在进化。
指望她俩突然大滑坡?
别急着唱衰。
新人里头,陈熠算是一夜成名。
女单亚军,资格赛打起,连斩孙颖莎、早田希娜、朱雨玲,6场有4场打满决胜局,郭焱都说她“懂点事”了,知道换节奏、敢用反手调动对手。
隐患明显,决赛后面体能掉得厉害,反手防守还不硬。
林诗栋更是被捧成“王楚钦二号”,混双冠军、男单四强,但“恐张本”问题扎心。
又一次决胜局被张本智和逆转,关键分心理还是软,走不出死胡同,三次对线全输,心气还是不到家。
有些争议,在圈里天天吵。
蒯曼100分有点夸?
林高远50分太狠?
老将还该给机会么?
男双要不要学韩国长期配?
蒯曼、陈熠是不是能把孙颖莎她们挤下去?
我看,每一条争论都扎在国乒当前的命门上。
男双青训、内战外战、年龄焦虑,都是摆不上桌面就会烂掉的坎。
你说林高远还要不要留?
我就想看他最后一搏,可事实摆那儿,林诗栋、向鹏的上升势头挡不住。
把所有这些杂音、争议、数据、技术报告和教练的原话摆一块,洛杉矶周期国乒的路子清晰又危险。
新人的冲劲和不稳定,老将的经验和伤病,男双的系统性风险,这不是一句“传统优势项目”就能糊弄过去的。
球迷的眼睛太亮,谁都搪塞不过去。
想赢?
得真刀真枪把短板补了,把机会抓住。
不然新周期的金牌,没谁敢拍胸脯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