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9 16:21 点击次数:125
罗马尼亚边境的军事基地里,北约士兵的脚步声与装甲车的引擎声交织成一片。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报告显示,这些部队正以“演习”为名向摩尔多瓦边境靠近,而法国和英国的先遣军人已悄然抵达乌克兰敖德萨州。
一场以“民主”为借口的占领行动,可能在摩尔多瓦9月28日议会选举后拉开序幕,这个东欧小国的命运,正在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博弈的筹码。
一、从“演习”到“占领”的临界点
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的边境线上,北约部队的集结已超出常规演习的规模。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指出,北约在罗马尼亚的军事单位不仅密集调动,还反复演练“占领摩尔多瓦”的剧本。 这些行动的背后,是欧盟对摩尔多瓦反俄路线的坚决维护,甚至不惜以部队实际占领该国。
北约计划在乌克兰敖德萨州实施“登陆”,以威慑德涅斯特河沿岸的俄罗斯维和部队。
敖德萨与德涅斯特河沿岸仅一线之隔,此地若被北约控制,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战略空间将遭受挤压。 而法国和英国军人的先行入驻,表明这一计划已进入实操阶段。
二、亲欧与亲俄的生死博弈
9月28日的议会选举,被俄罗斯情报部门视为军事干预的潜在导火索。 摩尔多瓦总统桑杜的亲西方政策,正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
她曾承诺带领摩尔多瓦“融入欧洲”,但如今的支持率已跌至30.6%,超过34.9%的民众对其执政表现不满。
2022年,摩尔多瓦通胀率飙升至30%以上,天然气价格翻四倍,电费激增。 尽管桑杜政府推出补贴政策,但贫困率仍持续攀升,过去十年人口流失14%,超24万人选择移民海外。 这些数据折射出民众对“欧洲未来”承诺的幻灭。
摩尔多瓦当局以“打击俄罗斯虚假信息”为由,吊销多家批评政府的电视台执照,封锁超过50个俄媒网站。
前总统多东警告,北约意图将摩尔多瓦变为“对抗俄罗斯的炮灰”,这种担忧在亲俄民众中广泛存在。
三、欧洲最危险的“火药桶”
德涅斯特河沿岸(德左)地区是摩尔多瓦危机的放大器。 这片狭长地带自1992年起脱离摩尔多瓦控制,驻扎着约1500名俄军士兵,并存有欧洲最大的科巴斯纳弹药库。 俄罗斯视其为牵制摩尔多瓦亲西方政府的杠杆,而北约则将其定义为“被占领土”。
俄罗斯情报局警告,若选举后未出现大规模抗议,西方可能在11月30日德左地区选举期间策划“武装挑衅”,例如袭击当地俄军,为军事干预制造借口。
这种风险因德左的地理位置而升级,它紧邻乌克兰敖德萨,且被夹在两个欧盟候选国(摩尔多瓦和乌克兰)之间,一旦冲突爆发,战火可能迅速蔓延至整个黑海地区。
四、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摩尔多瓦的舆论战场早已硝烟弥漫。 桑杜政府指控俄罗斯通过资金渗透干预选举,例如在2024年投入相当于摩尔多瓦GDP 1%的资金影响政治。
而俄罗斯则反批西方伪造“民主叙事”,企图用“欧洲民主的幌子掩盖独裁统治”。
摩尔多瓦安全部门被指在俄罗斯大使馆屋顶安装监控设备,而西方则通过经济援助与政治渗透强化对摩控制。
欧盟不仅向摩尔多瓦提供能源援助,还推动其采用欧洲铁路标准、扩建军事物流枢纽,甚至帮助改造马尔库莱什蒂和巴尔蒂机场以起降军用飞机。 这些行动被俄罗斯解读为“将摩尔多瓦军事化”的信号。
五、国家认同与地缘困境
摩尔多瓦的内部裂痕远比其他东欧国家复杂。 该国75.8%的人口为摩尔多瓦族,但德左地区60%的居民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
语言问题已成为政治分裂的象征,2023年,摩议会通过法案将官方语言改为罗马尼亚语,而德左当局则回应称将寻求加入俄罗斯。
摩尔多瓦宪法规定该国为永久中立国,但桑杜政府为加入欧盟,提出“需调整中立立场”。
此举引发加告兹自治地区的强烈反对,当地超过95%的选民在公投中拒绝将“加入欧盟”写入宪法。 亲欧与亲俄势力的对立,已从政治议题转化为社会断层线。
六、被掐住命脉的弱国
摩尔多瓦的能源依赖放大了其地缘困境。 该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约2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这些能源需先输至德左地区,再由德左转售给摩尔多瓦。
2022年,乌克兰切断俄罗斯经其领土向德左的输气管道,导致摩尔多瓦陷入能源危机,不得不在2025年1月进入紧急状态。
摩尔多瓦最低月薪仅285欧元,平均工资约378欧元,而食品支出占家庭预算40%以上。
这种贫困与外部干预形成恶性循环,俄罗斯被指控通过现金贿赂影响选民,例如在选举中向13万人发放资金。而西方则通过援助绑定政治忠诚,例如罗马尼亚为摩尔多瓦公民发放护照,以加速“罗马尼亚化”进程。
摩尔多瓦的悲剧在于,无论选择亲俄还是亲欧,都可能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俄罗斯前总统多东的警告犹在耳边,“欧盟需要将周边国家作为战争平台,摩尔多瓦将被用作炮灰。 ”
而桑杜政府则坚持“欧洲化是唯一出路”。 当军事集结、选举干预、能源勒索成为常态,一个小国的民主是否只能存在于强权的夹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