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22:00 点击次数:149
八百多名将军在弗吉尼亚集结的那一刻,场面足够震撼。满天星条旗、军容整肃,本该是一场关系到战略走向的核心会议。可当赫格塞思走上讲台,用“脱口秀”的方式宣布“国防部时代结束、战争部时代开启”时,那股戏剧化的荒诞味道扑面而来。舞台灯光像极了苹果新品发布会,可舞台下却是穿着军装、肩扛星星的将官们。
战争不是表演。可在他们的口中,却被塑造成一场仪式,一次重塑军魂的秀。十条指令掷地有声:体能回到2015年以前的标准,不留胡子,不留长发,从新兵到四星上将无一例外。赫格塞思的逻辑简单粗暴——军队不是公司,不要“柔性文化”,要的是血性。但问题是,美军的软肋真在胡须与发型上吗?
一边喊着要重建战斗力,一边却在五角大楼走廊里数着谁的腰围过粗。赫格塞思甚至放话:看到肥胖将领就是“不可接受”。对体型斤斤计较,听起来更像是健身俱乐部的规章,而不是超级大国的军事纲领。
特朗普紧随其后登台,把全场的节奏推向另一种荒唐。他开场一句“听不下去的可以走,但后果自负”,瞬间把空气压得凝固。七十分钟的演讲,大到“内战论”,小到“重新命名墨西哥湾”,夹杂着竞选语言和讽刺段子,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战略研判。他甚至提出要把美国本土当作训练场,这在任何军事常识面前都显得荒谬。美军要练兵没错,但让全国变成靶场,究竟是动员军队,还是恐吓民众?
八百多名将领,肩章上的每一颗星都代表了无数战场的履历。结果他们被请来听这样一出政治化的表演,耗费数百万美元,只换来一肚子尴尬和失落。有人说这像极了“烽火戏诸侯”的翻版。是啊,热闹是有了,士气却没见真正提升。
真正的重点,藏在演讲最后。特朗普丢出一个巨额诱饵:数百亿美元核威慑研发资金,所谓“金穹导弹防御系统”,以及明年破万亿的军费投入。这才是他要的掌声,也是他维系军方支持的手段。军费数字听上去震耳欲聋,可回头一看,美国早已债台高筑。靠砸钱维持全球军事存在,这种打法还能撑多久?
更危险的是,他暗示“外部威胁增加”,矛头对准中国。把中国列为假想敌,似乎成了他政治语言的固定公式。问题在于,中国并不是任人塑造的背景板。过去一个月的大型阅兵中,各类新型装备已经清晰表明,中国军力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逆。一个外部敌人无法解决美国的内部撕裂,却可能让世界陷入更深的对抗。
美国军方的问题从来不是有没有胡子,而是战略摇摆与政治绑架。把军队拖进竞选舞台,消耗的不是钱,而是军队的真正威信。赫格塞思喊着“重塑战士精神”,特朗普谈着“国内内战”,这两种表述拼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次自我焦虑的投射。
从阿富汗到乌克兰,美军经历过多少次战略困境。那些真正检验军队的,是补给线、是战术创新、是政治决策的清晰度,而不是走廊里将军的体重秤。今天他们召集八百人听“脱口秀”,明天可能就要面对真实战场的残酷。
中国的防御性国防政策早已写入白皮书。军费增长与安全需求相匹配,这是我们的底线逻辑。特朗普若真要把中国当成头号对手,那他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中国不会因威胁而退缩,更不会因挑衅而妥协。
眼下的美国军队,就像一台发动机巨响轰鸣,却在原地打转。会议的灯光再亮,也遮不住内部信心的裂痕。舞台上的口号喊得再响,真正的战略迷雾也不会因此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