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东盟金库大迁徙!将黄金交中国托管,终结美元霸权?
东盟金库大迁徙!将黄金交中国托管,终结美元霸权?

发布日期:2025-10-11 04:35    点击次数:102

黄金东流,信任西迁。当东盟国家悄然将黄金存入中国金库,一场静悄悄的全球金融革命正在拉开序幕。

国际金融圈最近被一则消息震动: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正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为友好国家央行提供黄金购买和储存服务,且至少有一个东南亚国家已将黄金储备存放于中国。

这一举动看似简单的金融合作,却可能成为动摇美元霸权的重要支点。

这项黄金托管计划由中国央行主导,以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为操作平台。

与传统的黄金存储不同,该计划侧重于新增黄金购买的托管,而非要求各国转移现有储备。

这种设计降低了参与国的政治敏感性,使更多国家能够轻松加入。

所有黄金将存放在上海黄金交易所连接的保管库内,确保在中国央行监管下的透明操作。

这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保险柜”,尤其是考虑到近年来西方金融体系暴露出的风险。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客观上促使各国重新评估过度依赖西方金融体系的风险。

这一事件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今天能冻结俄罗斯的,明天可能会冻结其他国家的资产。

德国之前想把存在美联储的黄金运回国,折腾好几年才拿回一部分,这让各国看清了“把家底放别人那儿”的风险。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黄金视为避险资产和地缘金融的强信号。

美元霸权的故事已经讲了太久,如今终于出现了一个能让它“喘不过气”的对手。过去几十年,全球金融的底牌几乎都写着“USD”,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美元原本就是锚定黄金才有了“美金”的称呼。二战后搞了个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和黄金绑死,35美元就能换一盎司黄金,美元一下子成了全球硬通货。

后来这套体系崩了,美国又靠着军事力量逼着中东产油国用美元结算石油,搞出个“石油美元”体系,这才把美元霸权续到现在。

可现在不一样了,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弱,石油美元的根基早就松动了。

美国债务规模已突破40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吞噬GDP的6%。

加上美国动不动就把金融当武器,比如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冻结人家的外汇储备,各国都怕了,生怕哪天自己也被“卡脖子”。

全球央行购金量因此达到1037吨,创下196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黄金价格也从冲突前的1800美元一盎司,一路飙升至目前的3800美元左右。

03 人民币国际化,不只是替代美元

中国推动黄金托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紧密相连。

截至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业务版图已拓展至全球189个国家与地区。

表面上看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似乎不高。

据SWIFT数据显示,今年8月,人民币于全球支付货币序列中位列第六,其占比仅达2.93%。

但这种现象在于,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交易已无需借助SWIFT系统来完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若将所有支付渠道考虑在内,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和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和欧元。

中国54%以上的跨境贸易结算已使用人民币,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易。

今年9月25日,数字人民币中心于上海宣告建立并开始运转,从此跨境人民币交易有了专管部门。

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便利性。

东盟国家接受中国的黄金托管服务,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为什么东盟国家愿意把黄金存在中国?

对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持有黄金是抵御“美元潮汐”冲击的有效屏障。

美国货币政策宽松时美元涌入推高资产价格,紧缩时资本外流导致市场崩溃,这种周期性波动让各国苦不堪言。

现在中国愿意当黄金托管人,等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保险柜”,还能跟着一起建不用看美国脸色的金融体系。

东盟财长会议都把推进本地货币结算当成首要议题,毕竟谁也不想再被“美元潮汐”收割。

选择中国作为黄金存储地的国家,可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便利与优惠。

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1020亿元,同比激增27%。

这种“黄金+人民币”的组合拳,不仅是资金转移的安排,是货币体系结构的调整。

美元再强,也架不住别人把“锚”从你身上挪走。

中国提供的黄金托管服务,不仅是一项金融业务,更是构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一步。随着更多国家参与这一计划,全球金融权力格局将重新平衡。

中国在黄金市场的雄心不仅限于托管服务。

2016年4月19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成为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

截至2024年9月末,该合约累计成交1.02万吨,累计成交金额3.66万亿元。

这与跨境支付系统CIPS、数字人民币等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形成平行于西方的金融网络。

这为各国提供了规避美元资产波动与潜在制裁的替代方案。

美国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彼得·厄尔认为,对美元主导地位的最大威胁来自内部而非外部。

“持续的财政违规行为、不断上升的债务占比、政策的反复无常,以及货币和金融机构的政治化,都会削弱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美元霸权不会一夜崩塌,但它的根基正在松动。

黄金东移的趋势,预示着未来全球金融秩序将更加多极化,而人民币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愈发关键。

随着东南亚国家将黄金存放于中国,国际金融体系正迎来历史性转折。

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曾傲慢宣称:“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如今,各国正在通过行动寻求解决之道。

这场变革不是要取代美元成为新的霸权货币,而是让全球进入“多货币说话”的时代,让货币摆脱中心化控制,与实体经济挂钩。

读者们,你们如何看待这场静悄悄的金融革命?你觉得未来十年,人民币能否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据更重要地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财经#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