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1 00:28 点击次数:74
关于赵云在五虎将里排老末这事儿,本质上不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职场问题。
一个关于“如何逼死一个顶级技术大牛”的典型案例。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每次聊三国,总有人拿这个排名说事,言下之意,赵云不行,名不副实,全靠演义和游戏公司抬一手,实际就是个保镖头子。
每当看到这种论调,我就想笑。
这就像一家创业公司,把公司里最重要的SRE(网站可靠性工程师)或者首席安全官,跟四个金牌销售VP放一起排座次,然后指着SRE说,你看他今年没签一个单,KPI垫底,太菜了。
这不是蠢,这是坏。
或者说,蠢到极致,就是一种纯粹的坏。
1
我们先把蜀汉集团当成一家在A轮和B轮之间反复横跳,随时可能资金链断裂的创业公司。
创始人刘备,拉着两个发小关羽、张飞,靠着情怀和个人魅力,拿到了天使轮。
关羽是什么角色?华北大区的销售VP。坐镇荆州这个核心市场,手握公司一半的现金流,负责啃最硬的骨头,比如跟曹氏集团的王牌销售于禁、庞德抢地盘。他的人生信条是“没有我拿不下的客户”,战绩突出,PPT做得也漂亮,水淹七军这种级别的案例,能让投资人当场高潮。
张飞呢?西南大区的头狼。负责守住益州这个大后方,搞定那些难缠的本地渠道商,比如严颜。同时还要带队去开拓新业务,比如硬刚曹氏集团的方面军司令张郃。他的风格是“大力出奇迹”,简单粗暴,但效率极高,是那种能带着兄弟们通宵喝酒,第二天照样上战场砍人的主儿。
马超,空降来的战略副总裁,负责西北市场。他是从竞品公司(西凉集团)带资带团队进组的,背景牛逼,人脉广,能镇住西北那帮桀骜不驯的刺头。刘备给他高位,一半是看他能力,另一半是千金买马骨,做给整个行业看的——“来我们蜀汉,待遇拉满”。这是典型的政治性任命,安抚人心比实际产出更重要。
黄忠,公司的元老级技术专家,或者说,是那个靠一个项目就实现财富自由的传奇员工。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在定军山项目里,一刀把竞对的核心产品经理夏侯渊给秒了。这一战直接改变了汉中战场的市场格局,属于“一战封神”型选手。他的存在,就是告诉所有新员工,咱们公司,老将也能当家。
这四个人,职位分别是前、后、左、右将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四大事业群的头头,每个人都背着独立的P&L(利润与亏损),他们的工作成果非常直观:开了多少疆土,拿下了多少城市,干掉了多少敌人。KPI清清楚楚,战报写出来,全是数字,全是干货。
那么问题来了,赵云呢?
翊军将军。
这是个什么岗位?
翻译一下,就是CEO直属的战略支援部总监,兼任首席风险官,外带负责创始人人身安全。
他的工作,不是开疆拓土,不是签单拿城。
他的核心职责,是“兜底”。
2
一个公司的价值,不只取决于它最牛逼的销售能飞多高,更取决于它的底线有多稳。
尤其是一家四面楚歌的创业公司。
赵云的职业生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顶级兜底专家”。
长坂坡,公司差点被竞品一次性收购,CEO刘备的家人和核心数据(继承人刘禅)都丢了。谁去捞?赵云。在千军万马里七进七出——演义虽然夸张,但《三国志》里明明白白写着他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
这在公司里叫什么?叫“重大生产事故紧急响应”。当所有系统全部宕机,数据库面临被删除的风险时,是那个SRE一个人,顶着巨大的压力,不眠不休72小时,把数据从备份里捞了回来。
这事儿能写进KPI吗?不好写。因为在正常的PPT里,你应该吹的是“我们系统全年99.999%的可用性”,而不是“我们差点挂了,还好被救回来了”。后一种故事,说出来都嫌丢人。
但没有这种人,公司早就死了八百回了。
再说汉中之战的汉水救黄忠。黄忠带队出去抢资源,结果被曹操主力包了饺子。眼看这位“传奇老将”就要晚节不保。谁去救?又是赵云。他带着几十个骑兵,冲进人堆里,硬是把黄忠给捞了出来,还顺便在自己营寨前搞了一出“空城计”,吓退了曹操大军。
这在公司里叫什么?叫“项目救援”和“危机公关”。一个核心项目组被对手围剿,几乎要全军覆没,是赵云这个战略支援部的头儿,带着精锐小队,精准切入,把人捞回来,还顺便秀了一波操作,让对手以为我们早有准备,从而放弃了进一步的攻击。
这能算KPI吗?也难。因为这事的起因是黄忠的冒进,你把这事儿大书特书,等于是在打黄忠的脸。功劳是赵云的,但为了内部团结,这事儿只能低调处理。
他的价值,从来都不是体现在阳光下的军功章上,而是体现在那些被他悄无声息化解的危机里。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关羽、张飞他们是进攻线,是前锋,是公司的脸面和收入来源。而赵云,是那个守在服务器机房里的人,是那个盯着安全监控大盘的人,是那个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的爹。
他的OKR里,第一条永远是:CEO和公司核心资产绝对安全。
第二条是:当那群打胜仗的哥们儿玩脱了的时候,我去把他们捞回来。
这种工作,枯燥,压力大,而且极度不讨好。干好了,是你应该的;没干好,公司就没了。
3.
所以,拿赵云的官阶去跟四大方面军司令比,本身就是一种“关公战秦琼”式的无知。
这就像拿CTO的年度代码行数,去跟销售总监的合同金额比一样可笑。
考核维度完全不同。
翊军将军这个“翊”字,就是辅佐、护卫的意思。他的岗位设计,决定了他必须长期跟在中枢,离刘备最近。他不能像关羽一样,镇守一方,独掌大权。因为他的工作性质,就是刘备这台中央处理器的“散热器”和“防火墙”。
刘备创业早期,颠沛流离,被吕布打,被曹操追,被袁绍看不起。在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赵云是他身边最可靠的盾。刘备入蜀,把荆州交给关羽,自己带着庞统、黄忠、魏延这帮人去啃硬骨头,身边依然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的人来稳住中军大营。这个人,还是赵云。
他不仅是保镖,更是军队纪律的化身。史书里说他一度可能担任过中护军,这是个掌管军法、督察将领的职位。说白了,就是内部的“纪委书记”。
这个活儿有多得罪人,大家心里都有数。
关羽张飞是兄弟,马超是统战对象,黄忠是元老,谁的刺他都得忍着。但他必须要做,因为一个时刻在打仗的军事集团,如果纪律崩了,那就离散伙不远了。
所以你看,赵云干的都是些什么活儿?
救火队员、危机公令、内部风控、安保头子、纪委书记……
(插一句,光荣特库摩的人设至少占一半功劳,谁让他长得帅,能力又全面呢)
这些岗位,哪一个是在台前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全都是在幕后默默扛起责任,吃力不讨好的脏活累活。
而他干得怎么样?
近乎完美。
刘备一生,识人无数,看人极准。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子嗣未来,都托付给了赵云,这本身就是对赵云能力和忠诚的最高认可。这种信任,是关羽、张飞都未曾享受过的绝对待遇。
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4.
最后,我们再回到那个排名。
关、张、马、黄、赵,这个顺序,最早出自陈寿的《三国志》。他把这五个人合为一传,仅仅是把同类型的名将放在一起,方便叙述,压根就不是官方排名。
而刘备称汉中王时分的官职,前、右、左、后将军,是实打实的军阶和权位,翊军将军确实在他们之下。
但这能说明赵云能力不行吗?
当然不能。
这只能说明,在刘备集团这家“创业公司”里,业务部门的地位,在纸面上,永远高于职能部门。这是所有公司的通病,不新鲜。
做市场的永远比做品牌的有话语权,做投流的永远比做内容的感觉自己是爹。
但CEO心里最清楚,谁才是公司不可或缺的基石。
当关羽大意失荆州,公司半壁江山崩盘时,刘备最需要的,可能不是另一个关羽,而是一个能帮他稳住剩下半盘棋的赵云。当他一意孤行要伐吴,满朝文武劝不住的时候,只有赵云敢站出来说“老板,这事儿不对,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我们应该先休养生息,别上头”。
这种清醒和理智,在那个杀红了眼的时代,比一万次冲锋陷阵都更宝贵。
所以,别再拿排名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定义赵云了。
他不是五虎将里的末流,他是蜀汉这家公司里,那个永远的“最优兜底方案”。
他是刘备集团这条破船的“压舱石”。
风光,都给了那些站在甲板上乘风破浪的水手。
而他,只是默默地待在底舱,确保这艘船,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都不会沉。
这,就是全部的真相。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